1.開展“電亮朝陽”行動。企業用戶“一證辦電”;試點實行新裝客戶“零證受理”,后續資料由客戶經理在現場勘查環節上門收??;對重點項目實行“1+N”客戶經理包保服務和“網格化”供電服務,全力打造辦電服務新體驗。(責任單位:供電中心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)
2.推進納稅服務“智能應答、遠程幫辦”。全面推廣“非接觸式”辦稅,依托商圈及街道稅務交互終端設備、稅e辦、吉稅辦等服務平臺開展稅費全流程網上辦理;提高“1+N+M有問必答”“車·房e稅通”“兩重平臺”“專精特新平臺”“稅商聯動平臺”等平臺智能應答水平,全天候響應納稅人繳費人咨詢輔導服務需求,實現“秒問秒答”;打造納稅服務“遠程幫辦中心”,建立市區兩級遠程幫辦服務團隊,全程“一對一”指導納稅人網上辦稅,推動實現辦稅“云”服務全覆蓋。(責任單位:區稅務局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)
3.建立“涉稅(費)業務回訪”制度。秉承“納稅人利益無小事”的服務理念,以解決納稅人、繳費人“急難愁盼”問題為導向,利用“稅e辦 1+N+M”熱線咨詢電話每日隨機抽取一定體量的納稅人進行電話回訪,及時了解納稅人、繳費人在辦理業務過程中的切身感受,實時掌握辦理過程中的梗阻點,讓常態化電話小回訪推動稅收營商環境大提升。(責任單位:區稅務局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)
4.推行稅務行政處罰“全程網辦”。統一自由裁量標準、優化電子稅務局功能,將稅務行政處罰納入電子稅務局,實現稅務行政處罰線上辦理,進一步壓縮辦理時長,減輕納稅人辦稅負擔,推行稅務行政處罰簡易程序、普通程序(含不予處罰)全流程網上辦理,納稅人足不出戶即可確認處罰、申請復議、繳納罰款,防止基層稅務執法領域“微腐敗”發生。(責任單位:區稅務局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)
5.促進招商引資提質增效。根據國家和省、市有關政策,從加快“四新”經濟發展、鼓勵消費形式創新、支持特色商業集聚、支持新興業態進駐、鼓勵市場主體擴容、壯大樓宇經濟總量、大力開展中介招商、吸引高端人才集聚等方面優化政策環境,給予企業運營補貼、房屋補貼、品牌補貼、中介補貼,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,加大招商引資力度。(責任部門:區商務局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)
?。ǘ﹫猿謱巳诤蟿撔?/div>
6.推動市場主體“寬進快出”。深化簡易登記注銷改革,擴大“證照一碼通”改革覆蓋范圍,推動市場主體涉企經營審批事項與營業執照同步辦理,提高市場主體準入效率,辦理事項擴展至35項,市場主體覆蓋率達40%以上;簡化市場主體注銷登記流程,強化部門間數據共享,將注銷適用范圍擴大至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個體工商戶,將注銷公告時間由45日壓縮至20日?!矤款^單位:市場監管分局;配合單位(部門):區政數局、區稅務局、公安分局、區文旅局、區農業農村局、區商務局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〕。
7.推行出讓土地“一步走”。支持工業企業主動選擇適宜的用地方式,采取長期租賃、先租后讓、租讓結合、彈性年期、作價入股等方式取得土地;在確保土地市場公平公正公開的前提下,允許將產業類型、生產技術、節能環保等產業準入要求納入供地條件,推進工業用地帶條件招標、拍賣、掛牌、出讓(租賃);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前提下,支持不同產業用地類型按程序合理轉換,完善土地用途變更、整合、置換等政策。(責任部門:規自分局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)
8.加快建設“長春人才創新港”。組織開展在線人才資源智能匹配,舉辦攬才系列活動,依據企業人才需求組織線上線下各類招聘活動。優化人才評價服務體系,開展企業“雙貫通”人才評價,支持高技能人才參加職稱評審,鼓勵專業人才參加職業技能評價。(責任部門:區人社局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)
9.構建人力資源“磁力場”。實施“百萬大學生留長工程”“安心就業十大行動計劃”;實施急需緊缺人才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和專項職業培訓計劃,針對汽車制造、機械加工、生物制藥、冰雪文化旅游等行業,開展訂單式、定向式及項目制就業技能培訓;打造覆蓋全區的靈活就業人員用工服務平臺,構建區、街(鎮)和社區公共就業服務體系;促進高校畢業生來朝陽創業就業,開發城鎮就業崗位10000個,城鎮新增就業9000人。(責任部門:區人社局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)
10.實施“海外赤子”服務計劃。發揮留學人才智力技術優勢,通過采取技術服務、項目洽談、合作研究、培訓指導、學術交流等方式,推動回國人員、外籍人員來長創新創業,促進人才、技術成果、項目、資金交流對接。(責任部門:區人社局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)
11.推行科技攻關重大項目“揭榜掛帥”。組織科技企業申報省、市科技發展計劃項目。積極開展指導培訓,幫助科技企業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,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,推進企業科研項目及創新轉化能力優化提高。(責任部門:區科技局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)
12.推行稅費“一次快辦”服務。推行稅費事項“首問首辦”,實現“一局、一廳、一所、一窗”一站式辦結,“進一家門、辦多家事”;壓縮辦稅時限,納稅人延期申報核準、土地增值稅優惠核準、B級以上納稅人單筆額度在5萬元以下的退稅(不包含留抵退稅)等11項業務10-30分鐘辦結;精簡申報資料,申請人不再提交企業身份信息、賬號開立、董事會決議以及《跨區域涉稅事項報告表》《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表》《稅務行政許可申請表》等申報材料。(責任部門:區稅務局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)
13.建立社保醫?!皟蓚€服務員”制度。設立“企業服務員”“社區服務員”,向參保單位和社區居民提供精準社保醫保服務,指導參保人操作公共服務平臺和社區網廳,處理參保人問題,精準宣傳政策,為殘疾人、行動不便高齡老人等特殊群體提供預約上門認證服務。(責任部門:社保分局、醫保分局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)
14.推行政府采購“承諾即采”。全面取消政府采購供應商所有資格證明,供應商只需簽署反映其財務狀況、依法繳納稅收和社會保障資金情況的《資格條件承諾函》即可參與采購活動,以事中事后監管代替事前資格審查。(牽頭部門:區財政局;配合部門:區政數局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)
?。ㄈ﹫猿謪f調聯動創新
15.實施知識產權成果轉化提速行動。為轄區內申辦主體提供咨詢,對接市知識產權中心,由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提供相關服務。對轄區內知識產權糾紛進行調解。開展轄區內知識產權保護工作。﹝牽頭單位:市場監管分局;配合部門:區發改局(金融辦)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﹞
16.實施提升“執法溫度”計劃。全面實施 “首違不罰清單”制度,動態調整不予處罰、從輕處罰、減輕處罰、免予行政強制等“四張清單”,健全完善“一案三書”工作機制,全面推行說服教育、勸導示范、行政建議、行政指導、行政約談、行政告誡、行政回訪、容缺執法等包容審慎監管方式,引導、規范、促進市場主體依法經營,讓行政執法既有“力度”,更有“溫度”。(牽頭部門:區司法局;配合部門:區直各行政執法部門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)
17.打造朝陽“智慧法治”新樣板。推行“智慧審判”,依托智能審判輔助系統,實現審判環節全流程線上辦理;開展“智慧辦案”,依托數據中心大數據分析,精準檢索各類案件和法律法規,建立案例分享機制、法律適用交流機制,提升審判質效;深化“智慧執行”,線上查詢被執行人的財產情況,提升執行的精準度和有效性。(責任部門:區法院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)
18.深化訴訟服務體系改革。進一步推進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,實行接訴即答、接單即辦,堅決防止強制調解、拖延立案等“立案難”問題。積極探索創新“互聯網+司輔”云服務模式,努力實現委托鑒定機構抽簽選定線上辦理,切實提高司法便民服務水平,為審判執行工作開展提供有力支持。(責任部門:區法院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)
19.開展“訴源”精細化治理。推進“法官進網格”工作,形成預防在先、非訴在前、訴訟在后的分層遞進治理路徑,由法官對基層黨組織、自治組織以及矛盾調解中心按需指導對接,推動建立綜治網格、矛盾調解中心和基層派出法庭聯動預防化解矛盾糾紛機制,實現在前端化解基層矛盾,緩解審判工作壓力。(責任部門:區法院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)
20.實施招標采購“清單式”管理。落實《長春市政府采購常見違法違規事項清單》,常態化開展招投標專項整治,集中破除對投標人、供應商的各類不合理限制和不公平待遇問題。(責任部門:區財政局、區發改局、區政數局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)
21.打造舒適宜居生態環境。加快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建設,推進燃煤鍋爐清潔化治理改造和農村散煤清潔化替代,環境空氣質量持續向好;開展第二輪50萬畝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,精準提升森林質量,推進生態強市建設;加強水污染防治,力爭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率大于50%;合理規劃利用區域綠地、城市邊角地及零星空間,新建改造口袋公園5個?!藏熑螁挝唬ú块T):區住建局、生環分局、區農業農村局、永春鎮、樂山鎮、富鋒街道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〕。
?。ㄋ模╈柟虄灮母锍晒?/div>
22.探索政務服務“極簡審批”。深化一體化平臺建設,推進數據核驗、證照共享,推動更多事項“網上辦、自助辦、掌上辦、指尖辦”,實現78個證照免提交;強化行政審批服務,推進標準化、清單化管理,政務服務事項、行政許可事項即辦件占比分別達到50%、40%,承諾時限分別壓縮80%、75%?!矤款^部門:區政數局;配合單位(部門):區直各相關部門,各街(鎮)、開發區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〕。
23.探索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“無紙化”審批。強化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圖紙數字化管理系統應用,加快電子簽名、電子印章、電子證照、電子材料、電子檔案等在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網上辦理過程中的應用。持續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涉及的行政審批、備案、評估評價、中介服務、市政公共服務等事項全流程網上辦理,進一步降低企業辦事成本?!矤款^單位(部門):區政數局、區住建局、規自分局;配合部門:各工改領導小組成員單位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〕。
24.探索紅線內配套管網并聯審批。將新建工程項目規劃紅線內配套管網工程(含供水、燃氣、供熱、排水與海綿城市、通信、有線電視)納入基本建設程序,并通過政務服務中心“一站式”并聯辦理,規范項目接入標準,提升紅線內配套管網工程質量?!藏熑尾块T:區住建局;配合單位(部門):區政數局、區發改局、規自分局、供水分公司、供電中心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〕。
25.探索勞動糾紛“聯合調處”模式。發揮“三方五家”勞動糾紛多元調處平臺作用,推動勞動爭議預防、協商、調解、仲裁,訴訟高效銜接,提高服務勞動者權益質效;全面普及應用電子勞動合同,加強企業用工監管和職工法律保障?!矤款^部門:區人社局;配合單位(部門):區法院、區總工會、區企業聯合會、區企業家協會、區工商聯;完成時限:長期〕。
26.探索“不見面”開評標。進一步規范公共資源交易遠程評標管理,探索建立遠程評標單點對復點,通過共享省內優質評標專家資源,探索實現開標“不見面”、評標“全分離”,全程網上辦。(責任部門:區政數局;完成時限:2023年12月底)
三、保障措施
?。ㄒ唬┘訌娊M織保障。不斷健全“三級書記抓營商環境”工作機制,強化工作協同,做到步調一致。區委、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,定期調度改革重點工作。各分管領導負責分管領域改革協調推進,科學把握改革時序節奏。各單位各部門要采取“清單制+責任制”的辦法,細化任務,建立臺賬,做到“一個創新事項、一套操作流程、一套監管舉措”,推動創新提升工作走深走實。
?。ǘ┖葑ジ母锫鋵?。發揮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監督作用,圍繞制約企業發展重點難題開展監督。區紀委監委聯合區營商辦開展營商環境聯合檢查,確保改革工作真抓真改。要將改革任務完成情況納入營商環境績效考核,依托營商環境考核系統,按照“月調、季督、年考”考核機制督導落實。各單位各部門要發揮營商環境監督員和新聞媒體監督作用,就方案實施效果和企業滿意度進行監督,推動改革任務落地見效。
?。ㄈ娀麄饕龑?。區營商辦要統籌營商環境宣傳工作,多渠道、多形式、常態化開展營商環境主題宣傳活動,營造濃厚改革創新氛圍。各單位各部門要采用本地宣傳與域外宣傳相結合、傳統媒體宣傳與新興媒體宣傳相結合的方式,深入解讀政策,解答公眾疑問,回應社會關切,引導社會預期。改革任務各責任部門要按照“完成一批、總結一批、宣傳一批”的工作節奏,及時總結推廣創新經驗、典型做法、優秀案例。
各單位各部門要高度重視,依據《長春市高效便利政務環境建設工程實施方案》《長春市公平公正法治環境建設工程實施方案》《長春市利企惠企市場環境建設工程實施方案》《長春市保障有力要素環境建設工程實施方案》和區營商辦印發的《朝陽區2023年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》,結合工作實際,在本方案印發后20個工作日內完成本領域的實施方案和任務清單制定,報區營商環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,確保各項任務目標安排有序推進。